潮州人重视教育,南来的先贤在大马落地生根后积极在各地发扬华人文化,兴办华文教育。全马由潮州人创办的学校共不下34所,由华社支持或资助的华校则不计其数。在发展华教的长征路上,社团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各乡团希望藉由筹办各类文化活动,传承中华文化,同时吸引更多乡亲加入乡会,薪火相传。...
阅读更多潮州人重视教育,南来的先贤在大马落地生根后积极在各地发扬华人文化,兴办华文教育。全马由潮州人创办的学校共不下34所,由华社支持或资助的华校则不计其数。在发展华教的长征路上,社团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各乡团希望藉由筹办各类文化活动,传承中华文化,同时吸引更多乡亲加入乡会,薪火相传。
古语有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若能将文化转化成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深入生活,植根于民族心中,优秀的中华文化就能生生不息继续茁壮。为了能在潮籍人士之间推动潮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马潮联青在1977年主办了《第一届华文书法比赛》,翌年,除了继续举办书法比赛,也根据值年主任古晋潮青团的建议,举办《第一届马潮联青图画比赛》。此后,绘画比赛和书法逐一成为马潮联青每年主要活动。
1980年,学术比赛再添一项《征文比赛》项目;雪隆潮青随后于1991年主办《第一届全国硬笔书法比赛》,让全国学艺比赛项目更为丰富及多元化。为鼓励属团踊跃举办并参加全国学术比赛,马潮联
青于1993年增设常年团体冠军杯及各组团体奖。历年来的常年杯赞助人包括丹斯里张泗清博士、张明宣PMP、丹斯里拿督林源德、拿督吴源盛以及拿督斯里黄赐兴。
经过廿多年的推行,学术比赛从原本只有一项华文书法项目,发展到目前的四项讲求学问和技艺的比赛,因而于2001年,全国学术比赛改称《全国学艺比赛》。马潮联青希望透过全国学艺比赛发掘学生在书法、写作与绘画才华,并培养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
《马潮联青全国学艺比赛》于2016年进入第40年,为了纪念40年的坚持不懈,特别举办了《笔墨挥聚313 • 创举耀四方》全国学艺比赛,全马共38个属会青年团参与其盛,在各地同一时间进行全国学艺比赛,挥写“文化传承四十载”七大字,创下11,281人同步挥毫的壮举,成狭列入《马来西亚记录大全》,共同缔造马潮联青历史年表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马潮联青多年来不分各族与籍贯鼓励国人参赛,积日累月,全国学艺比赛造就了不少作家、书法家及画家,为国家培育不少人才。在2019年,马潮联青全国学艺比赛也获得马来西亚教育部支持,使全国赛中得奖的中小学生可以获得课外活动计分,成为全马首个获得教育部学艺活动合作的非盈利组织,让《全国学艺比赛》晋升到另一个级别。
相关文章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追本溯源、寻根问祖,了解家族的发展与变迁,探索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迁移、奋斗的历程,让优良家风源远流长。从小塑造孩子大世界观,培养高尚人格品质,他们的成长路才会越走越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国家前进。加强潮籍后裔“根”的观念是会馆的其中一项努力。...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