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人重视教育,南来的先贤在大马落地生根后积极在各地发扬华人文化,兴办华文教育。全马由潮州人创办的学校共不下34所,由华社支持或资助的华校则不计其数。在发展华教的长征路上,社团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各乡团希望藉由筹办各类文化活动,传承中华文化,同时吸引更多乡亲加入乡会,薪火相传。...
阅读更多红头船精神,是潮汕人的精神图腾,追根溯源,是勇于冒险开拓、不屈不挠、劈破斩浪的奋斗精神。虽然红头船下南洋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红头船精神历久不衰,甚至随着时代的不同而熠熠生辉。红头船精神是潮汕人文化优秀的遗产,值得一代接一代地传承及发扬。
马潮联青自2009年,每年都举办不同单元的讲座,探讨潮人文史,让大家见证潮汕先辈的缩影,他们勇往直前,破釜沉舟,并于异国他乡落地生根,勇于开拓的精神。通过“红头船大讲堂”解读历史,从先辈事迹中,让人能够更明智地解决生活上的问题、对事物的判断及增强族群凝聚力。
2012年,广东省潮州市侨联主席杨锡铭从马来西亚潮州人原乡的角度,以《融入与保持——对马来西亚潮人文化传承的思考》为题,介绍马来西亚潮人的来源、原乡的概况、潮州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承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针对当前潮州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承过程中出现的 “弱化”、“异化”现象,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做好传统文化传承的看法和建议。
新山南方学院中文系主任安焕然博士曾结合南院提供的人力资源,与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及新山客家公会合作开展田野调查研究,不但让学生体验下乡调研,也委相关乡团带来乡土研究成果。他的分享主题为《同甘共苦——从搜集柔佛潮人史料合作计划说起》。
2013年,独立历史工作者陈剑虹老师也是《槟榔屿潮州人史纲》的主编兼主撰,他为现场观众带来“历史叙事与族群认同,编写《槟榔屿潮州人史纲》的经验和体会”。华社研究中心协助数个潮州会馆展开潮人研究计划,该中心学术董事徐威雄博士在“红头船大讲堂”发表主题为《雪隆潮州人的移殖及其聚落的形成》。
2014年,马六甲潮州会馆是全马成立最悠久的潮州会馆,于1822年创会。2014年值年举办马潮联大会时,邀请黄月光乡长担任红头船大讲堂主讲人,就《马六甲潮人与古城》作主题分享。2015年,资深文史工作者陈亚才、马华作家辛金顺博士和少年文学作家许友彬主讲《潮声澎
湃·历史·文学·出版》。2016年陈再藩乡长认为,乡团需跟上时代步伐,掌握互联网及运用创意,才能促成全球性文化交流,让异乡成为近邻。因此设定演讲主题为《探讨潮州文化的创意与互联网的利用》。2017年,乡音考古人张吉安《探寻和发掘新马潮州文的口头文化,回溯上一代潮州人的本土民俗和生活智慧》为主题,呈现了围绕上世纪的戏班遗音、黑胶录音、老人口述、史料文献等演说。2018年,中国广东华侨博物馆馆长王明惠讲解红头船与海外潮州人在历史长河中的联系,将红头船的由来、潮汕先贤移民海外的起源、过程、成就至后续影响分为十二个段落,回溯《红头船精神如何与潮州人熔铸一体》,并相辅相成,让听众从中获得启发。2019年,张金祥乡长表示潮州人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勇敢地向海外拓展一条海运丝绸之路,潮商坚韧不拔的精神,因而赢得“潮商500年不败”的美誉。分享主题为《不败的潮州人》。
相关文章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追本溯源、寻根问祖,了解家族的发展与变迁,探索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迁移、奋斗的历程,让优良家风源远流长。从小塑造孩子大世界观,培养高尚人格品质,他们的成长路才会越走越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国家前进。加强潮籍后裔“根”的观念是会馆的其中一项努力。...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