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人重视教育,南来的先贤在大马落地生根后积极在各地发扬华人文化,兴办华文教育。全马由潮州人创办的学校共不下34所,由华社支持或资助的华校则不计其数。在发展华教的长征路上,社团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各乡团希望藉由筹办各类文化活动,传承中华文化,同时吸引更多乡亲加入乡会,薪火相传。...
阅读更多2003年8月16日,马潮联青于吉兰丹举行的全国常年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一致通过接纳由中委会提呈的“阳光计划”概念,并授权中委会拟定相关的蓝图与策略,决心通过对内革新组织,塑立“活力、开放、创新”的潮青组织文化素养。
藉由《阳光计划》的推行,马潮联青在全国各地推介七场全国少年巡回讲座,吸引逾1千500名青少年出席。藉此活动落实“素质潮青”的理念,达至强化组织、提升影响力的策略性目标。
回顾长征计划成行前,马潮联青有感全国潮青缺乏联系,53个潮团组织之间甚少联络,各属团领袖之间的交流会,也仅止于全国代表大会。
马潮联青为加强总团与各属团的联系,并唤起全国各地潮青传承潮州文化的意识,《长征计划》的概念,终于有了具体的雏形。
长征一号在全马各地潮州会馆掀起了一股“潮汕热”,当年被誉为国内有史以来最浩大的文化植根运动,通过一站接一站的文化访问,把潮州之光传递每一个有同乡的地方。
此外,以《阳光计划》概念为基础,马潮联青也于2004年推出《马潮联青长征计划》,并于同年11月13日在时任新闻部副部长拿督林祥才的见证下启航,为长征计划拜访全国53个属团拉开帷幕。各行各业潮青所组成的长征一号团队,从吉隆坡出发,浩浩荡荡南下北上、渡海远至东马,全程历时63天。
马潮联青于2006年7月1日展开《长征二号》,拜访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二造针对两国的潮汕人及潮州文化发展状况交流。此外,长征队伍回到原乡,访问各地潮籍贤达,寻回潮籍文化和历史的根源,还在沿途举行文化教育展览、书画展、文史研讨会,并在网络上设立潮州文化和历史资料库。
2007年举办的《侨批文化系列讲座暨图片巡回展》,邀请了广州专家讲课。这个续写历史的过程,使华裔青年们更加了解祖先。
马潮联青也利用资讯网络的优势,将收集到的资料传到世界各地的角落,以凝聚和联系更多的华人,共同发扬华族的优良传统。这是“许潮州文化一个未来,还潮人族群一个明天”历史性第一步,经过艰辛的路途,完成全部的航程,并出版《我们的长征》特辑。
长征计划后,马潮联青积极走出国门,加入国际潮青联合会,继续以实际行动带领马来西亚潮青推动及发扬潮文化,迈向更光明的前路奠定基石。
相关文章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追本溯源、寻根问祖,了解家族的发展与变迁,探索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迁移、奋斗的历程,让优良家风源远流长。从小塑造孩子大世界观,培养高尚人格品质,他们的成长路才会越走越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国家前进。加强潮籍后裔“根”的观念是会馆的其中一项努力。...
阅读更多